English

可笑亦复可怜:诺贝尔情结

2000-08-2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冯世则 我有话说

我赞美那些只顾自己写下去的人们,甚至自有看法而不着一字的人们。..

总在读到这样的议论:中国能不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?为什么得不到?怎样才能得到?初见但感无聊,总见就有不恭敬的反感:可笑亦复可怜。

为什么得不到?我不知道,也不打算(当然也没有那工夫)研究。但有一点不成系统(也许也可以说是不成体统的)想法:有人说,我们有一个沈从文,原来可能榜上有名,可惜死得早了一点。我想问:我们自己欣赏他么?恰恰相反,我们之不欣赏竟到了弄得他写不下去的地步。你中国人自己都不欣赏的,却指望洋人欣赏?难道墙外开花竟以墙内臭为充分条件?我们有鲁迅。艺术功力、社会作用,我以为五四以来迄当世而无二。但在拜金主义的卑鄙冲击下,如今有些人是怎样说他的?

幸而,甘于而已而已的人,是无法用任何奖项来衡量的。

我们痛恨过诺贝尔奖,骂它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工具,阴谋和平演变。风水一转(我搞不清是几十年),诺贝尔奖又香了。香就香罢,用得着天天向往、计算而且盘算么?作者写作,无论为实现自我或为社会服务,包括提供消遣,我以为都是可以的。要求得到报酬以资生活也是正当的。但切忌过于功利主义,卖点至上,票房第一。一只眼瞅着市场,另一只不时把诺贝尔奖瞟上一眼,还写个什么?而且,岂不丑陋?文化事业与商业活动,总归有点儿差别罢?

好几年了,我们不断批评应试教育。人,专为应试而读书,确实是可怜的。好几年了,我们不断谈论诺贝尔奖,是否也要揣摩门径,鼓励人们为应试而写作?

我赞美那些只顾自己写下去的人们,甚至自有看法而不着一字的人们。写或不写,写什么和怎样写,但能无损于人、无愧于心,何必管他人道短说长?诺贝尔奖么?万一得到,不妨高兴:总是国际社会的承认之一种罢?兼之有钱还便于做点自以为有意思的事。没有得到么?似也无妨。反正从来未曾想过。但如果因此就怨人家不识得汉语,不懂得中国文化,种族偏见,如此等等,岂不阿Q?——鲁迅打造的这面镜子,至今还是伤心地明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